喀斯特坡地土岩界面产流水集蓄利用技术
2021-10-21
项目六研究团队研发的“喀斯特坡地土岩界面产流水集蓄利用技术”为西南喀斯特缺水区开辟了一种利用近地表临时性浅层滞水层产流水的新方法,主要应用于喀斯特缺水区坡麓地带土岩界面产流水的集蓄利用。该技术通过在坡麓开挖土坑(约3m2)至坚硬土岩界面,对坑底土岩界面依次进行防渗、埋设导流管、放置吸水棉、铺设粗砂,坑内修挡墙将上坡土岩界面产流水汇聚进入钢管,钢管下端转接塑料管,土坑用原土回填恢复原貌,对塑料管进行任意延长至需水点或引入蓄水池。与地表产流水调蓄技术相比,本技术获取的水源产流时间更长、水量更稳定、水质更优。与岩溶泉利用技术相比,该技术可在任意坡地坡麓地带实施,不受限于泉水出露位置。道路雨水积蓄技术依赖于道路密度和硬化程度,该技术在无道路分布区也能实施。本技术施工周期短(3人天),建造成本低(约5000元/个),不改变原有坡地植被及微地貌,运行稳定且基本实现了后期的免维护。与传统仅蓄积地表产流水相比,该技术使得坡地水资源利用效率从5%提高到25%以上,全年可利用水资源供给时间延长2个月以上,水溶解性有机物比地表水低70%,水硬度比表层岩溶带产流水低55%。本技术集蓄的产流水位于坡地坡麓地带,相对地势高,能实现无动力自流灌溉。本技术入选水利部“2020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清单”,网址为:http://www.mwr.gov.cn/zwgk/gknr/202003/t20200324_1441156.html。
喀斯特坡地土岩界面产流水集蓄利用技术(水利部办国科[2020]27号)
附件: